林泱泱同志因病逝世 作品家喻户晓
更新时间:2025-07-17 19:36 浏览量:1
7月16日,上海芭蕾舞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一级编导、原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离休干部林泱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1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原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归侨艺术家林泱泱。图源:上海芭蕾舞团
艺术人生 充满传奇色彩
林泱泱1939年出生在越南胡志明市。在钢琴教师母亲的熏陶下,他自幼接触音乐艺术。1949年6月,10岁的林泱泱随父母回到祖国怀抱,并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附属少年儿童队。1954年,林泱泱成为北京舞蹈学校首批芭蕾舞系学生,师从苏联芭蕾大师彼得·古雪夫。
毕业后,林泱泱先后在中央芭蕾舞团前身、上海芭蕾舞团等单位任职,逐渐成长为集表演、编导、教学于一身的芭蕾全才。
20世纪60年代,以胡蓉蓉、傅艾棣、程代辉、林泱泱等为代表的中国芭蕾艺术元老带领上海舞蹈学校的师生开始筹备芭蕾舞剧版《白毛女》的创作。创作团队大胆突破传统芭蕾的程式,融入河北花鼓、山西梆子等民族音乐元素,借鉴京剧表演和红绸舞、秧歌舞等民间舞蹈,创造了“拿起香炉打黄世仁”等极具戏剧张力的经典场面。
林泱泱任主要编导的芭蕾舞剧《玫瑰》剧照。图源:上海文联
“所有的芭蕾作品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都是土生土长的。”林泱泱生前经常强调生活体验的重要性。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走遍河北、广西等地采风,创作出《苗岭风雷》《包身工》等10余部富有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
“中国人可以用芭蕾讲自己的故事”
《白毛女》自1965年正式公演以来,已在全球演出超2000场,1972年首度走出国门赴朝鲜演出,1977年在法国连演10余场,让世界通过芭蕾这一国际语言读懂中国故事。
1979年以来,林泱泱曾多次出国参加教学、艺术交流活动。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鉴于他在舞台艺术的普及、振兴、教育诸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功绩,于2002年5月14日在东京授予林泱泱“国际艺术奖”。
“中国人可以用芭蕾讲自己的故事。”林泱泱的这句话,在《白毛女》的生命力中得到完美印证。
林泱泱为演员排练根据曹植《洛神赋》改编的幻想芭蕾诗《神女》。图源:上海文联
有人曾问他:《白毛女》久演不衰的秘诀是什么?林泱泱认为,首先是因为观众对于《白毛女》的故事非常熟悉,从文学作品到歌剧、电影,《白毛女》的故事本身已在群众中扎了根,因此换成芭蕾这种形式演绎故事,当时的观众觉得很新鲜。一部经典舞剧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你从一个小样发展到一个雏形,被观众认可了,再继续打造。
林泱泱还表示,舞剧还是要反映中国观众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脱离本土观众认知范围与欣赏需求的作品很难得到认可,也就失去了成为经典的可能性。
“经典舞剧不是快餐文化,需要不断打磨,需要审美沉淀。凡是经典舞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融合了西方古典芭蕾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林泱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