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名气赢了自我,不和赵本山合作后,40岁王亚彬给内娱上了一课
更新时间:2025-07-26 01:32 浏览量:1
还记得《乡村爱情》里那个卖豆腐的姑娘王小蒙不?当年可真是火遍大江南北,演员王亚彬也因为这个角色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可谁能想到呢,就在她最红的时候,突然就转身离开了演艺圈。
一晃十七年过去,当年那个“村花”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建团以来头一个中国编舞。
国际舞台上给咱中国人长脸,说真的,离开赵本山这些年,她用十七年活成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
七月十五号那会儿,王亚彬在抖音发了段海边跳舞的视频。
蓝短袖松松垮垮的,外套往腰上一系,休闲裤配运动鞋,跟着音乐随便那么一扭。
那腰软得跟没骨头似的,活脱脱一只开屏孔雀。
转圈甩胳膊,动作看着轻飘飘的,可那股子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撞你心上。
尤其瞅见她小腿绷紧的肌肉线条,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姐们儿绝对没少在练功房流汗。
翻翻她以前的视频更绝,单腿一抬“唰”直接来个一字马,平衡感绝了。
穿着也特随性,大红袜子往脚上一套就开跳。
明明都四十的人了,身子骨灵活得跟小姑娘似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瘦归瘦,浑身都是劲,扭腰垫脚尖那架势,啧啧,美得挪不开眼。
*
说实话,她这辈子就像踩着舞点儿过来的。
六岁那年因为身子弱,爹妈送她去跳舞强身,谁承想这一跳就再没停过。
十九岁愣是站上了央视春晚C位领舞,这中间吃的苦,怕是把排练厅的地板都磨掉一层。
后来还给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当舞替,章子怡那段水袖舞得行云流水?幕后功臣其实是王亚彬。
再后来被赵本山相中演王小蒙,眼瞅着就要在娱乐圈大红大紫了,她倒好,戏一拍完直接走人。
当时谣言满天飞,说什么“拒拜师惹怒本山大叔”,其实呢?人家研究生刚毕业,手头早签了爱丁堡的十六场舞剧合约。
《乡村爱情》片酬再香,也抵不过舞台对她的召唤。
二十六岁就能把名利看这么透,选了自己最放不下的舞蹈,这清醒劲儿现在想想都佩服。
*
离开剧组后她彻底扎进舞蹈世界,可自己开工作室哪有那么容易?
没曝光没资本,从写本子、编动作到盯排练、调灯光,全得自己撸袖子上。
但人家硬是咬牙扛下来了,还琢磨出独一套的风格。
尤其那部《青衣》,把毕飞宇小说里角的挣扎全揉进舞蹈里。
为了这戏,她专门跑去学戏曲基本功,一个甩袖练到胳膊抬不起来。
结果呢?《青衣》一路跳到以色列国家歌剧院,观众再提起她,早不是“王小蒙”,而是“用身子讲故事的王亚彬”。
2017年更神,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直接请她当编舞——建团快百年头回找中国人。
作品还提名了“奥利弗奖”,相当于话剧界的奥斯卡,这待遇以前哪敢想啊?
*
如今她照样活跃在舞台上,综艺?不稀罕上。
快钱?懒得赚。
心思全在作品里。
你看她的演出,没花里胡哨的布景,也没流量明星站台,纯靠舞蹈本身撑场子。
票卖得好不好?全看编排够不够硬核。
回头看她这一路,环境再怎么变,心里那把艺术的尺子从来没歪过。
商业化大潮里,多少人对着流量低头?可她偏要死磕作品。
其实吧,成功哪是什么热搜排名、代言费多少?能在热爱的事上趟出一条路,才是真本事。
现在满屏都在喊“流量为王”,可像《青衣》这样的舞剧、陈佩斯的《戏台》照样场场爆满——好作品自己会说话。
(个人吐槽:这年头能这么死磕艺术的人真不多见了,但想想她练功房那些汗,奖杯拿得一点不虚!不过说真的,要是当年没辞演王小蒙,现在片酬怕是能买下整个练功房吧?可转头看看人家在国际舞台谢幕的样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