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办本科排名调整:川传第2,成外险胜成文理,川文艺第8
更新时间:2025-09-09 08:33 浏览量:2
“四川人读书,最烦选学校。
”
朋友上周还在群里吐槽,民办本科听着像“备胎”,结果一看就业率,锦城学院95%,传媒学院98.5%,直接把他整不会了。
榜单刚出,锦城又是省内老大,全国第11。很多人以为它靠砸钱,其实秘诀就一个:把学生往企业里塞。
学校跟腾讯、京东方、极米混成一片,大三就进项目组,毕业直接转正。
一位学弟去年在极米做投影测试,现在月薪1.4万,房租都比工资涨得慢。
第二名四川传媒学院更“离谱”。
今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他们抱回14座奖杯,奖杯堆在图书馆门口,保安都嫌挡路。
最牛的是影视配音实验室,教育部直接挂牌“重点”。
和华为搭伙的数字影音中心,一年孵化23个项目,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了。
听说明年要开虚拟制片专业,就是把演员绿幕拍完,直接生成外星场景,听着像科幻,其实是饭碗。
第三的成都东软学院,低调得像程序员。
学校就在软件园里,上课的楼和网易、阿里成都分部共用食堂。
老师直接甩需求:今天学的内容,下周就要上线。
学生边骂边学,毕业就成了同事。
最让人意外的是绵阳。
以前觉得那是“看熊猫”的地方,现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绵阳城市学院双双杀进前十。
文化艺术学院把李白做成数字展馆,一年十万人打卡,门票收入养活了漆艺工作室。
音乐科技专业更狠,直接和四川交响乐团签“订单”,学生还没毕业,乐团就把谱子发过来:下周来排练,给编制。
绵阳城市学院则抱紧中建八局的大腿,BIM技术中心接了三个国家级工程的建模。
学生毕业就被拉到工地,戴着安全帽画图纸,月薪比很多研究生高。
榜单里最刺激的是第四名争夺战。
成都外国语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只差0.3分。
成外靠雅思92%的通过率,外加斯瓦希里语这种冷门专业就业率100%,硬是压了对手一头。
文理学院也不怂,新开的数字经济学院直接入选省级产业学院,明年招生估计要挤爆。
吉利学院排第六,听名字像造车的,其实理工科是真硬核。
四川工商学院第七,双创教育搞得像孵化器,学生项目路演,投资人直接举牌。
新面孔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第一次上榜就冲到第十,酒店管理专业把课堂搬进五星级酒店,学生毕业就穿西装站大堂,月薪8000起。
看完榜单,最大的感受是:四川民办大学,早就不只是“兜底”。
它们把专业直接钉在产业上,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
留川就业比例从58%飙到73%,说明不是学生不想走,是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
明年高考填志愿,别一听“民办”就皱眉。
先看看这份榜单,再想想自己想进剧组、写代码,还是做酒店大堂经理。
选对了,可能比挤破头的公办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