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展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SH好白相 | 这部话剧,带你触摸帕米尔高原上的信仰温度

更新时间:2025-09-10 13:21  浏览量:2

从“遥远的英雄”到“身边的信仰”,这正是《关魂》系列话剧带给学生们最深刻的成长印记。

文 | 阿布

有一种精神,诞生于生命禁区,淬炼于风雪边关;有一种坚守,扎根在世界屋脊,守护着国门安宁。

9月9日晚,上海海关学院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灯光聚焦舞台,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上演。由学院师生倾力打造的海关特色校园原创话剧《关魂》系列第三季——《雪域红关》,在这里正式展演。它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对帕米尔高原上那群最可爱的人最深情的致敬。

《雪域红关》海报

一部话剧,浓缩雪域雄关的忠诚与热血

“一顶帐篷七个人, 三头牦牛一口锅”,当这句质朴的描述通过舞台艺术呈现,观众仿佛瞬间被带到了那个海拔近5000米的生命禁区——帕米尔高原。话剧《雪域红关》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故事的蓝本,源自红其拉甫海关的真实历史。1969年,首任关长刘敬华带领6名关员,在一片冰封雪域中,开启了中国海关史上最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他们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理不适,面对着高原的恶劣环境,从在牦牛背上监管货物,到在简陋的帐篷里办公,再到后来一砖一瓦建起水布浪沟的关址……

演出运用了多媒体技术

《雪域红关》以老关长刘敬华与海关学院学生米娜的隔空对话为切入点,通过四幕层层递进的剧情,将这段峥嵘岁月浓缩于方寸舞台之上。

《雪域红关》剧照

这不仅是一部建关史,更是一部英雄谱。

话剧生动描摹了一代代红其拉甫海关人,如何在与自然的抗争中砥砺出奋勇的姿态,如何在与困苦的相伴中磨砺出坚守的毅力。剧中,老海关人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因为那里是雪域边关, 我要带着一群人扎根下去, 守住国门,打开对外贸易通道。”这份朴实而坚定的承诺,正是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精神的传承,不仅在于建设,更在于守护。当剧情推进到新时代,一场惊心动魄的缉毒大案将全剧推向高潮。剧中,一辆看似普通的货车企图蒙混过关,却未能逃过海关关员的火眼金睛。他们敏锐地发现了车皮夹层的异常,经过细致排查,竟搜出重达590多公斤、共计115包的巨量毒品!这一情节,真实再现了红其拉甫海关近年来破获的重大案件,展现了新一代海关人面对走私分子的无畏勇气和守护国门安全的坚定决心。

当年缉获毒品的照片也被投影在大屏幕上

这份坚守与奉献,得到了国家最高层面的肯定与鼓励。2023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回信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对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海关系统干部职工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回信,如春风般温暖了雪域高原,也让红其拉甫海关的感人事迹广为传颂。《雪域红关》的创排,正是在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之际的一次深情献礼,它让英雄的故事在舞台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激励着更多人为国守关的赤诚初心。

一群学子,在舞台上与青春使命撞个满怀

《雪域红关》的舞台星光熠熠。剧组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领衔主演,专业演员与上海海关学院的师生们携手,同台献艺。最特别的“主角”,无疑是那群来自海关学院的年轻学子。他们既是未来的海关关员,也是此刻“关魂”精神的演绎者和传承者。

本次演出共有60余名师生深度参与,他们用4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了10余次剧本研讨、2场实地调研、13次走台和14次联排,将汗水与热爱倾注于每一个细节。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行走在舞台上的“思政大课”。通过沉浸式的排演,他们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理解了前辈的艰辛,也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海关学院学子们排练中

在剧中扮演年轻时期刘敬华的在校学生刘星阳,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排练过程中,每一次对词、每一次走位,都是对红其拉甫海关人坚守精神的再学习、再感悟,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牢记使命、忠诚奉献的品质,将成为我们未来投身海关事业、勇担国门使命的精神动力。”对于他而言,舞台上的每一次演绎,都是一次与英雄的灵魂对话,将书本上遥远的楷模,化为内心深处可触可感的信仰力量。

《雪域红关》剧照

这种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更是影响深远的。许多已经毕业、奋战在海关一线的校友,都曾是《关魂》系列话剧的参与者或观众,这段经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现任职于乌鲁木齐海关所属红其拉甫海关的校友代洪兴,在校时曾观看过《关魂》第一季,如今他又积极参与到第三季的筹备工作中。角色的转换让他对“关魂”有了从感动到践行的深刻理解。他谈到:“我对‘关魂’的理解,从《关魂》第一季中林豪在红其拉甫的雪天、《关魂·雪域红关》里刘敬华关长7人组风雪跋涉的场景开始,实现了从感动到践行的深化:学生时期,‘关魂’是‘遥远的英雄主义’,我被极端环境和剧情打动却未深想坚守缘由;工作后,它成了日常的责任具象,体现在核对报关单、问询旅检等小事中,从英雄崇拜转为身份认同,明白把小事做扎实就是践行‘关魂’,就像凌晨在国门对旅客说‘欢迎回家’时,真切感受到坚守的价值。”

从“遥远的英雄”到“身边的信仰”,这正是《关魂》系列话剧带给学生们最深刻的成长印记。它让未来的海关人明白,伟大的“关魂”不仅存在于惊心动魄的缉私现场,更蕴藏在每一次细致的查验、每一次耐心的解答、每一个为国守关的平凡日夜里。

一所大学,用戏剧点亮海关精神的传承之路

一部话剧,何以拥有如此强大的育人力量?答案藏在上海海关学院持之以恒的探索之中。

自2018年起,上海海关学院便创新性地启动了“思政+艺术”的原创话剧《关魂》系列创作模式。这不仅仅是为了打造一部文艺作品,更是为了开辟一条将思政教育与艺术熏陶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路,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传播中国海关精神,铸牢准海关人的思想根基。

这条路,一走就是七年,步履坚实,硕果累累:

2018年,首部《关魂》在建校65周年之际诞生,一炮而红。次年复排献礼共和国七十华诞,更是影响深远。

2021年,第二季《怒海雄关》聚焦广州大铲海关的“四勇精神”,荣获上海市“汇创青春”一等奖,声名远播。

2024年,第三季《雪域红关》以红其拉甫海关的“四特精神”为蓝本,完成了叙事接续与精神升华。

《雪域红关》剧照

《关魂》系列已成为上海海关学院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更是学校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它背后,是上海戏剧学院专业团队的倾力指导,从编创、导演到舞美、多媒体,每一环节都力求精良,严谨还原历史,确保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文化育人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它不像说教那样刻板,却能直抵人心,留下深刻而长远的烙印。

曾在《关魂》第一季中饰演男主角林豪的校友彭家炜,如今已是长沙海关的一线关员。他坦言:“作为学生时看林豪,只觉是“从懵懂到坚定”的故事;如今才懂其内核是“关魂”:从前以为是大风大浪的勇敢,现在明白是更藏在日常查验的细致、解答企业疑问的耐心里。”

另一位校友严成泽,曾在剧中饰演缉私警察,如今担任上海海关所属浦东机场海关团委书记。回顾四年校园时光,他说,记忆最深刻的总是《关魂》。它早已烙印心中,这正是文化育人的力量:印象深刻、影响长远。”

从舞台走向国门,从学子成为关员,《关魂》种下的种子,正在一代代海关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让学生们明白,忠诚、担当、奉献,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是前辈们用青春和生命书写的壮丽诗篇,也是他们即将用奋斗去践行的庄严承诺。

演出人员敬礼谢幕

场馆介绍
北京展览馆成立于1954年,它是毛主席亲笔题字、周恩来总理主持剪彩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全馆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拥有展览公司、莫斯科餐厅、影剧场、合资宾馆、星湖饭店、广告公司、糕点厂、冷饮厂、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地铁西直门站、15路、19路、26路、65路、107路、716路、812路、814路等北京
北京展览馆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