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红军山东拉起29个野战军,歌剧高粱地里生万物的真实故事
更新时间:2025-09-27 06:38 浏览量:2
国家大剧院高密莫剧即将上演,老徐给大家讲讲莫剧没有写的山东高粱地里真实的抗日的故事。高粱地里的土匪余占鳖是虚构的,这里讲的就是真人真事,风起云涌,波澜壮阔。
红色历史叙事,扫除历史的土匪和地主,震撼年轻人。
1930年1月,毛主席在井冈山给年轻的林彪回了一封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1年中共一大,山东王尽美、邓恩铭代表山东党员出席。这是中国革命在山东的火种。王尽美病逝,邓恩被叛徒出卖被杀。解放后,毛主席专门指示山东找到了王尽美的母亲加以优待。
南方的革命烈火迸发到山东,寿光年轻人马保三1924年入党,在家乡搞起了农会,无法考证他是否参加过毛泽东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但他消息灵通,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他逃亡东北,还去了朝鲜,参加了抗联。日本鬼子进攻华北,马保三回到山东抗日。1930年,胶东共产党开始组建秘密武装,组建两支游击队。1935年组织暴动,正式打出红军的旗帜。被 围剿后仍然在崑嵛山区坚持游击战。
山东省委遭受11次大破坏,基层组织与省委,更与中央失去联系。但是火种并没有熄灭。1929年山东创办山东济南乡师,入学的几个年轻党员建立党支部,并先后组建了济南市委、山东省委。8年间,乡师700个学生党员110多人。成为党的红色学校。
1934年,山东党组织在河北与中央取得联系,中央派黎玉来到山东担任省委书记。当时的黎玉还不到30岁,是他与山东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汇报 了中央,中央就派他来山东,以济南乡师为依托重建山东党组织。
1937年“七七事变”,黎玉去山西太原华北局开会,中央要求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黎玉要求山东的党员每一个人都要拉一两个人加入游击队。华北局也决定派红军到山东来支援山东省委。洪涛、廖容标、韩明柱、赵杰、程绪润、周凯东、郭盛云、廖云山8名红军干部先后来到山东。这8个红军7个来自延安红军大学,一个来自庆阳步校,即红军教导师。这些红军最高级别的是洪涛,曾任红军师长。廖容 标曾任团长,大部分任红军连长。庆阳步校是培养班排干部。
这些红军干部穿便装,用化名从山西来山东。周凯东还没到山东,在河北就与被 山东党员接到冀鲁边的乐陵县,在1937年8月份发动了黄夹起义。因为日本鬼子已经从河北进犯到山东,起义军成立第二天,就跟鬼子交火了。洪涛出河北在鲁西北的聊城策动保安司令范筑先发起了鲁西北起义。由于山东特委调洪涛去泰安发动徂徕山起义,廖云山接任洪涛的起义军军事指挥。廖容标到鲁中淄博发动黑铁山起义。胶东天福山起义,山东特委派了干部,但开始没有红军干部参加。因为1935年中央曾派来红军干部理琪来领导红军游击队,他被捕被营救出来后又回到胶东领导起义。天福山起义的主力是崑嵛山红军游击队,领导人是于得水。军事力量比较强,赵杰是后来到胶东的。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就是写胶东八路军和抗战的,原型是于得水。
1937年年底,日军进犯山东,韩复榘10万国军放弃抵抗南撤,共产党发起了徂徕山、黑铁山、。天福山起义,领导山东人民抗日斗争。山东先后发起了上百抗日武装起义,最主要的是这10个:
1. 冀鲁边起义部队的番号是“抗日救国第一军”;
2. 鲁西鲁西北地区的起义部队是“抗日救国第二军”;
3. 胶东地区的起义部队是“抗日救国第三军”,派张加洛到掖县发动起义,番号是“第三支队”,史称天福山起义;
4. 泰山地区也称为鲁中地区发动起义称第四军或“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史称徂徕山起义;
5. 鲁东地区起义部队称“抗日救国第五军”;山东省委派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去长山县中学和爱国人士马耀南合作发动武装起义,这就是著名的黑铁山起义。
6. 淄川、博山矿区发动起义,番号为“抗日救国第六军”;
7. 在潍坊昌潍地区发动起义部队,番号是“抗日救国第七军”或第七支队;寿光、广饶、博兴地区的起义部队番号是“抗日救国第八军”或“第八支队”;这是由鲁东工委负责。
8. 鲁西南的济宁、菏泽、微山湖登地区和丰、沛等地区的起义部队番号是“抗日救国第九军”;后来利用国民党第五战区合法名义,叫“第五战区抗日义勇队”;
9. 沂水、莒县为中心发动的起义部队番号是“抗日救国第十军”,郭有邻发动珍珠山起义,谢晖、汪洋、崔介等人在莒县发动起义;
10. 王见新、李乐平等人在滕县、邹县、安丘县等地区发动武装成立了独立营。
呼啦啦,山东一下子拉起了上百支抗日武装,人数3万多。1938年4月,黎玉带着山东酒去延安向毛主席汇报请求派干部来山东领导抗日。毛主席非常高兴,说不但派干部,还要派八路军主力部队去山东。
第二批干部62人带着两部电台很快来到山东。杨国夫到山东就接任渤海三支队司令员。吴瑞林也是第二批干部,到鲁中军区任老二团团长。年底,115师主力陆续进入山东。
到1945年抗战胜利,山东根据地八路军主力27万多人,民兵百万之众。
山东抗日队伍为什么发展迅速?
第一,山东自古有民间自卫武装护村护乡,清末的义和团就是山东自卫武装。
第二,鸦片战争后,德国侵占山东修路开矿,传教士进入山东,与当地豪强联手霸占土地房产,欺压百姓,掠夺财富。义和团就是反对传教士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在山东半岛的利益转让给日本,日本军队1928年制造了屠杀中国军民6000余人的济南惨案。因此,山东人民反日情绪强烈。
第三,山东党组织恢复建设很快,抗战前已经有党员2000多人。而这些党员是以济南乡师根基发展起来的,老师居多,而这些人家庭比较殷实,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实力和关系。
第四,红军干部发挥了顶梁柱作用。他们的军事指挥才能从开始就得到发挥,开战即胜,极大地振奋了山东人民的抗日热情。比如黑铁山起义成军之后,廖容标即组织了第一次战斗,在小清河上击毁了一艘日艇,打死日军十余人,其中有一名日军军官。日军从济南回来,非常嚣张,但在周村被 击沉。此战上了日本的报纸,被 国内外知晓。21岁的韩明柱任务是去寿光领导马保三的牛头镇起义,到达时起义已经完成。他得到日军汽车经过寿光的消息,立即带领骨干伏击日军,打死三名日军,其中有2名军官。前后的日军卡车闻风而逃。游击队缴获一辆日本军官乘坐的吉普车。但是没有人会开汽车,就用牛拉回来,到各个 村子里去游行示众,很多 人报名参军。
第五,红军干部用毛主席的建军思想和路线建军,纪律严明,让山东老百姓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军队。从清末的义和团,毛主席对义和团反帝反封建大加赞扬,而现在的公知们就斥之为乌合之众、民粹主义。就是这些乌合之众在红军干部的领导下,按照毛主席的建军思想组建武装,用红军的办法建设八路军,从战斗力到军风军纪都焕然一新。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每到一个村子里给老百姓干活,挑水,扫院子,是老百姓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军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因此廖容标被 称是“菩萨司令”。
第六,减租减息。八路军不但保护老百姓,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还给老百姓送来利益。这就涉及到了《生万物》的地主老财。八路军不但打仗,而且做群众工作,建立人民政权。抗日根据地不搞土改,但进行减租减息。农民翻身得解放,共产党、八路军为老百姓撑腰,不再受地主老财剥削压迫,生活有了极大改善。
第七,人民战争。毛主席讲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就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毛主席看到的上人民的力量。抗日根据地就是人民战争。电影《地道战》是河北平原,《地雷战》就是山东胶东的人民战争战例。《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思想的光辉照得咱心里亮”、“人民战争就是那无敌的力量”。今天的中国人还发自心底地歌唱。
对于山东抗日根据地,一直有一种说法是成分复杂,比较分散,有地方武装,又有正规主力,一直难以统一。而老徐认为,这种分散性是与当时抗日战争的战场形势所决定的,不是各自为战。但战争的灵活性就非常突出。
115师开进山东有三部分,一部分是萧华,在鲁西北建立根据地。一部分先进湖西,再到沂蒙山滨海根据地,这是115师主力,根据地主要是今天的日照、临沂到苏北。还有一部分由黄克诚、杨得志率领进军鲁西南。115师有大批干部调入山东纵队的地方部队,保持了大部分的主力部队作战。
抗战结束,山东八路军主力出关东北,新四军与山东部队组建部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战争,统一指挥,大兵团正规作战的战斗力就发挥出来了。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走过天安门广场的80面英雄军旗,有21面是山东部队,隶属莫言高密的26军有5面英雄军旗。虽然高密也曾经归属胶东军区和滨海军区,但大部分时间是隶属于鲁中军区。从潍坊到泰安和济南,胶济铁路北面靠海是渤海军区,铁路南是山区是鲁中军区。但是26军是129师王建安带来的部队组建,比较独立,主要在潍坊一带活动。鲁中军区3师出东北成东北野战军三纵,即即后来的40军。渤海军区进东北成43军,留守山东部队成28军。滨海军区进东北部队成38军,留守山东部队后来成华野22军。胶东军区进东北部队成41军,留守部队成华野27军,随后又组建31军、32军。新四军一师最早进山东,就驻扎滨海军区,即后来的华野20军。东野42军是由出东北的滨海和鲁中军区骨干在东北组建的地方部队后组建。第一任军长是滨海军区的万毅,第二任是鲁中军区老二团团长吴瑞林。因此,高密属于鲁中、滨海、渤海、胶东结合部,东野40军、38军、41军、42军、43军,华野22军、26军、27军、28军、31军、32军、20军都踏足过高密。
新四军三师也是出东北的部队。它也是115师的一部,由黄克诚、杨得志率领在豫东鲁西南活动,有一部电影《杨勇战鲁西》,就是讲这段战史的。皖南事变后南下支援新四军,成新四军三师。但其部队主力都是在山东补充,因此鲁西南一直没有列入山东根据地。因此,大家认为新四军三师组建的39军、45军,主力也是山东部队。由359旅组建的47军,滨海军区一师是大部分,梁兴初最初担任军长。因此大家认为,东野在编的19个野战军中,有9个军是山东部队组建。山东部队进东北后,保持主力作战的同时,分散深入吉黑、吉辽、辽东建立地方部队,这些地方部队后来组建的野战军就没有列入山东部队行列。
1949年初,华东野战军52万人4个兵团下辖第21、第22、第23、第35、第24、第25、第26、第34、第20、第27、第30、第33、第28、第29、第31、第32,计16个军。大家认为基本都是山东部队。因此1947年新四军进山东时不过3万余人,在山东转战2年多时间,部队扩建到50多万人。
中原野战军16军、17军也是山东部队。18军有山东部队血统。1937年8个延安红军来山东,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山东乐陵、沾化、无棣、鲁西的德州、聊城都在这个根据地内。河北的沧州,甚至延伸到了天津。1938年115师萧华率343旅一部和教导3旅开进冀鲁边,势力壮大,1941年达到辖区面积已达3.6万平方公里,涵盖14个专员公署、95个县政权,常备武装12万人 。至1943年,该区归属新山东军区统一指挥。解放战争开始后以教导3旅主主力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后来编入中原野战军第五兵团的16军和17军。18军也由冀鲁边部队大部组建。军长张国华抗战时期就在冀鲁边。115师的鲁南支队解放战争时期组建华野22军。
另外,渤海军区曾经在一夜征兵7000人去西北组建一个师保卫延安,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军的主力。
也就是说,建国初期的70个野战军中,有山东血统的29个。三分之一多,不到二分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独立成军最早在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曾经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虽然没有到山东任职,但曾经被 任命为山东军区参谋长。海军部队的班底是原胶东军区的海军支队,基地在青岛。空军也是最早在东北组建,山东部队居多,胶东兵王海是空军战斗英雄,第一个打下美军战机,后来任空军司令员。
可以说解放战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都是山东子弟兵打的。抗美援朝第一第二次战役,也是山东子弟兵打的。
解放战争期间,山东部队到了东北,在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下,让开大道,占领两厢,放弃大城市,到广大的农村去发展,农村土改马上激发农民参军参战的热情,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起几十万的部队,在部队数量上超过国军,解放军发起反攻。土地改革威力在东北解放区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土改小说《暴风骤雨》就诞生在东北的黑土地。
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山东的地主组成还乡团杀回山东,残酷地杀害解放区的干部群众,进行阶级报复,激发出了山东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年轻人纷纷参加解放军。山东根据地不但贡献了百万大军,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而且数万山东干部随着解放大军的步伐南下,建设全国的地方政权。实际上就是把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建设经验和模式推广到全国。
高密莫曾经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写留言:“炮火连天,只为改朝换代;尸横遍野,俱是农家子弟。”
辽沈战役进攻锦州的有鲁中子弟40军,在塔山阻击蒋军的是胶东41军,在大黑山阻击廖耀湘的滨海子弟47军,打进胡家窝棚廖耀湘指挥部的是渤海子弟43军。山东子弟建功立业。莫剧却说“只为改朝换代”。证明他并不理解新中国的建立是改天换地换人间。他不理解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农民和人民军队,不理解新中国建设道路。西方普世价值的莫剧只能搞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