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夜晚的歌剧嘉年华,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回响”上海
更新时间:2025-09-29 20:34 浏览量:1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被誉为“天花板级别”的歌剧院。金秋国庆双节期间,这艘歌剧巨轮将停靠黄浦江畔,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巴伐利亚回响” 歌剧节。
10月1日-6日,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将以350余人的超级阵容,带来3部作品、6场演出: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威尔第歌剧《奥赛罗》(音乐会版)、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展现纯正的“巴伐利亚之声”。这也是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磅项目。
这是一场阔别41年的重访,“6个夜晚酣畅淋漓的歌剧嘉年华,将以歌剧为画笔,勾勒新时代中德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图景。”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
两大歌剧“巨人”接力,三位“院神”巨作共舞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不仅是演绎瓦格纳歌剧的权威,同时深耕意大利歌剧。
瓦格纳和威尔第是歌剧史上的两大巨人。此次来沪,剧院将接力上演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和威尔第《奥赛罗》。1999年和2004年,这两部歌剧分别在上海大剧院开启中国首演。
《漂泊的荷兰人》
《漂泊的荷兰人》
《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走向成熟的转折之作,奠定了其日后“乐剧”观念的雏形。剧院将演出彼得・康维奇尼导演的版本。音乐总监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亲自执棒,他以精细指挥技巧和深邃音乐洞察力著称。
英国男中音克里斯托弗·马尔特曼第一次来上海,挑梁主演“荷兰人”。他擅长演绎瓦格纳作品中的复杂角色,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里的沃坦、《纽伦堡的名歌手》里的汉斯,“这是我第一次演‘荷兰人’,集齐了‘大满贯’。”他坦言,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是歌剧演出的圣地,“能有机会跟他们合作,我很骄傲。”
指挥达尼埃莱·鲁斯蒂奥尼
女高音艾琳·佩雷兹
《奥赛罗》是意大利歌剧巅峰之作,讲述摩尔人将军奥赛罗的悲剧命运。威尔第将复杂的人性、嫉妒心理与悲剧命运交织,形成高度戏剧化的声乐表达。
音乐会版由当红的意大利指挥达尼埃莱・鲁斯蒂奥尼执棒,他以精准而富表现力的意大利风格著称,深谙威尔第作品中的戏剧性与情感起伏。“威尔第一生写了27部歌剧,《奥赛罗》是他成熟时期最杰出的一部,从音乐性到戏剧性都是一座高峰。”初来上海,热浪扑面而来,“上海的天气很热,我会带给大家一部更热的歌剧!”
亚美尼亚男高音阿森・索戈莫尼扬饰演“奥赛罗”,美国女高音艾琳・佩雷兹饰演“苔丝狄蒙娜”。“威尔第的歌剧就像人类情感的‘百科全书’,有暴风雨般的激烈情感宣泄,也有对人性脆弱、阴暗一面的细致描写,全景歌剧容易抢音乐风头,音乐会版能让人沉进去,感受音乐的超凡魅力。”佩雷兹从芝加哥来到上海,感觉上海似曾相识,“漂亮、摩登、现代,我丝毫没有陌生感。”
演员表中,两位中国歌唱家的身影引人注目:男高音歌唱家张龙将在《奥赛罗》中饰演“卡西奥”;低男中音李晓良将在《漂泊的荷兰人》中饰演“达兰德”,他来过上海很多次,但是演歌剧还是第一次。
顶着一张亚洲面孔,李晓良活跃于德国舞台唱瓦格纳歌剧,单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里的马克国王就演过18个制作版本。“国籍和外貌并不会影响你对角色的深层演绎。”这一次,他要演挪威船长,一个不那么光彩的父亲,“他唯利是图,为了金钱、为了财富可以出卖女儿,我也有女儿,所以很难演。”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
音乐总监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
莫扎特、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三位作曲大师被视为该院“院神”:莫扎特曾为剧院创作两部歌剧,瓦格纳五部作品在此首演,施特劳斯曾以最年轻音乐总监的身份执掌乐团。三位“院神”的巨作将共耀上海舞台。
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聚焦莫扎特、理查德·施特劳斯,勾勒这座歌剧院三百余年传承的精神谱系。上半场包括莫扎特《第32号交响曲》《第25号交响曲》,下半场包括理查德·施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和《玫瑰骑士》组曲。音乐总监尤洛夫斯基执棒现场。
歌剧巨轮41年后“靠岸”,13%外地观众来沪追演
拥有350余年历史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被誉为“慕尼黑的文化心脏”,自1700年起便是欧洲重要歌剧首演的举办地。它与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巴伐利亚国家芭蕾舞团,共同构成慕尼黑的艺术核心,每年呈现近350场演出,长期位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殿堂。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总经理赠送特别礼物
这座剧院与上海的缘分,可以追溯至1984年的首次访华。
“1984年9月29日,41年前的今天,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在上海市府礼堂开演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一口气演了三场歌剧。”张笑丁坦言,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天花板级的歌剧院,如何在那么小的场子里演出全景歌剧。紧随其后,10月2日,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还演出了一场交响音乐会,备受瞩目。
这是西欧歌剧院首次在中国客座演出,也是联邦德国首个访华艺术代表团。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这次访问奠定了中德文化交流的里程碑,也让上海成为与世界文化接轨的重要窗口。
2023年9月,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与上海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为上海大剧院新演出季揭幕。这是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首次与中国院团合作,带来歌剧全新版本的中国首演。
“41年后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巴伐利亚回响’,有歌剧巨制,也有交响大餐。”发布会现场,张笑丁为剧院总经理塞尔吉·多尼呈上一份特别礼物——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1984年首次访华、2025年再度访沪的节目册。
她还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在十一黄金周出游高峰和演艺市场激烈的“厮杀”中,“巴伐利亚回响”突出重围,6场演出平均出票率达到80%以上,外地观众购票占比13%,不少外地观众专程来沪追演。
“巴伐利亚回响”海报
十一黄金周是旅游、商业消费旺季,上海大剧院主动出击,联动JW万豪酒店、国际饭店、锦江集团等,以主题套房+演出套票形式,打造“鎏金巴伐利亚·歌剧回响”臻启艺术主题居停之旅,为外地观众提供更具特色的文旅体验。上海大剧院还与南方航空联合推出“悠游飞行”往返机票限时礼赠活动,买演出票有机会获赠免费机票,为“为一部戏奔赴一座城”的跨城观演之旅提供更为灵活的出行选择。
同时,上海大剧院推出以瓦格纳与威尔第为IP主题的周边衍生品,包括帆布包、流沙冰箱贴、炫彩杯、手机支架、文件夹。此外,特别推出“Servus! 巴伐利亚!”主题套餐,呈现地道德式美味,让现场的温度不仅仅停留于舞台。
巴伐利亚主题套餐
配套演出方面,上海大剧院策划了2场特别讲座、1场演前谈、3场舞台导览、1场公开彩排:音乐学家杨燕迪、复旦大学德语系副教授姜林静从音乐与文学双重视角,解码瓦格纳与莫扎特作品的艺术魅力;技术总监丹尼尔·鲍尔会进行《漂泊的荷兰人》的舞台导览;剧院总经理塞尔吉·多尼将分享剧院历史和对瓦格纳作品的独特理解;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将公开排练现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顶尖乐团的演奏过程。
从“柏林爱乐在上海”的交响盛事,到“拜罗伊特在上海”的瓦格纳全景计划,再到“巴伐利亚回响” 歌剧嘉年华,上海大剧院持续引入世界最顶尖古典音乐资源,打造纵深发展的国际艺术格局,也让全世界的艺术目光聚焦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