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展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专家热议“中国芭蕾学派”,推动中国芭蕾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更新时间:2025-10-27 15:50  浏览量:3

汇聚了多位国际芭蕾大师和国内众多芭蕾舞院团院校负责人、教育专家及知名艺术家,10月25日,“中国芭蕾学派研讨会暨第九届国芭赛评委工作总结会”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

“中国芭蕾学派研讨会暨第九届国芭赛评委工作总结会”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

与会专家在主旨发言中,从教育、创作、表演、理论和技术等多维度勾勒出中国芭蕾学派建设的坚实步伐与广阔前景。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主任张立军教授介绍,芭蕾舞系长期致力于探索教学、实践、研究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以“继承古典芭蕾、探索现当代芭蕾、创建中国风格芭蕾”的“三驾马车”为驱动,广泛吸纳世界芭蕾精华,深度融合中国审美意蕴与身体文化,逐步构建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教育体系,为行业输送了大批技艺精湛、富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校长吴洁表示,芭蕾教育应秉持“和合”之道,先接纳西方芭蕾的经验,再融合中国文化的内涵,才能用芭蕾讲好中国故事。学校在传统古典芭蕾训练基础上,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毯子功、把子功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课程纳入芭蕾学员的课程,构建起更适合中国芭蕾人才成长的训练体系。

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入,被普遍视为中国芭蕾学派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动力。广州市艺术学校副校长、国家一级演员倪怡华指出,中国文化的注入是对芭蕾的“文化转译”,创造了一种属于东方的、全新的芭蕾身体美学。她认为,中国芭蕾舞者正运用芭蕾这一世界性艺术语言生动讲好中国故事,这既是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文明互鉴的典范。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从院团实践与人才需求角度指出,中国芭蕾要在世界舞台脱颖而出,必须依靠一支深植中国文化、具备国际视野、掌握当代艺术理念的队伍,既要“继承经典”,展现中国气质,更要“打造中国原创”。辽宁芭蕾舞团团长赵一飞从艺术融合与实践突破的角度表示,芭蕾足尖地立起为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而中国故事的融入则为芭蕾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他倡导以“融合之法”创造“美美与共”的经典,并指出应让课堂成为“破界”的始发站,让实践成为“共生”的能量源,让突破成为“和合”的驱动力。

作为“中国芭蕾学派”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本次研讨会发起人和主持人邹之瑞教授明确提出:中国芭蕾学派是中国芭蕾艺术与世界平等交流的国家标志,是参与世界芭蕾发展的“工作共同体”,其成长得益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时代文明观。他表示,中国芭蕾从《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问世以来,开启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舞蹈元素与芭蕾艺术全面深入对接和融合发展的新时期,这与《葛蓓莉亚》《天鹅湖》等古典芭蕾舞剧有很大不同,是世界芭蕾的全新尝试和独特风格。如今,“民族气派芭蕾”形式已经广泛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为芭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开辟了无比广阔的未来,也为世界芭蕾艺术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和全新方案。

格鲁吉亚国家芭蕾舞团团长妮娜·安南拉斯维利、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芭蕾舞学校校长杜尔瓦·凯文、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舞蹈总监埃里克·基耶雷、澳大利亚昆士兰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伊万·吉尔-奥尔特加、日本芭蕾舞协会关西支部部长樫野隆幸、柏林芭蕾舞团原团长、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等世界著名芭蕾大师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记者:王润

场馆介绍
北京展览馆成立于1954年,它是毛主席亲笔题字、周恩来总理主持剪彩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全馆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拥有展览公司、莫斯科餐厅、影剧场、合资宾馆、星湖饭店、广告公司、糕点厂、冷饮厂、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地铁西直门站、15路、19路、26路、65路、107路、716路、812路、814路等北京
北京展览馆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