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展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何冰演活了清官风骨,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引发共鸣

更新时间:2025-11-14 18:33  浏览量:1

11月11日至13日,在潍坊上演的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以郑板桥在潍县的七年为官生涯为蓝本,讲述他赈济灾民、清正廉明等事迹,立体刻画了其精神世界。跨越历史长河,郑板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仿佛浮现在观众眼前,其清廉爱民的精神风骨,让人经历一次灵魂的涤荡洗礼。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作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五十岁才入朝为官。1746年至1753年,他上任潍县县令时,恰逢发生连年灾荒。在潍县,郑板桥带头“捐廉代输”,将自己的薪资、养廉银捐出来,投入到救灾中;勇担责任“开官仓赈贷”;动员县里的“积粟”大户平价出粮,出力救灾;主张由富户捐款修建城墙等工程,让百姓通过劳动获得食物。在郑板桥的多措并举下,潍县的百姓逐渐渡过难关,留下了“七载春风在潍县”的卓著政声。

《枝叶关情·郑板桥》就以郑板桥在潍县的七年为官生涯为蓝本,用倒叙手法串联起他的重要救灾举措,呈现一个赈济灾民、案无留牍、室无贿赂、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

该剧导演兼主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何冰告诉记者,郑板桥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古代文人,而他的主要政绩,都体现在潍县为官的七年,这部剧聚焦郑板桥清廉爱民的故事,非常具有教育意义。“郑板桥为潍县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比如‘私开官仓’,他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也要积极推行救灾措施。他得到了‘好官’的赞誉,潍坊的百姓至今都记得他的功绩。”

何冰表示,之所以选择执导和主演这部话剧,首先是因为郑板桥是一个一心为民服务的好官,同时他又兼具艺术家和官员的双重身份,他如何做到既有艺术家的恣意洒脱还能当个好官,这是让人很有兴趣探索的地方。

为此,在郑板桥人物塑造上,《枝叶关情·郑板桥》从“四好”的维度,立体展现了其为民、清廉的精神风骨和独特的艺术造诣。好官,凸显他“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好怪,体现他清廉自守的品格特质;好才,彰显他独具一格的艺术造诣;好人,呈现他坚守“做个好人”的信念,最终完成从地方官吏到艺术家的精神回归。

《枝叶关情·郑板桥》再现“准给粥”“难得糊涂”等郑板桥书法,重新演绎了他以诗书画助潍县渡灾情的故事,其中不乏幽默与智慧。“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等郑板桥的经典诗句,也呈现了他的诗骨文心,展现其爱民情怀与坚韧的品格。

在舞台美学的探索上,《枝叶关情·郑板桥》也颇具匠心。贯穿全剧的玩偶小毛驴“懂事”,与郑板桥形影不离,它以喜怒哀乐示人,是叙事节奏的调节器,同时也是郑板桥内在品格的外化。倔毛驴不被随意操控,与郑板桥刚正不阿斗豪绅的形象相互映衬。

何冰解释称,根据史料,郑板桥的性格比舞台上呈现的还要怪,他为官执政,其性格中“怪”的一面可能要藏一藏,不太可能全部显露出来,小毛驴恰好成了展现其“好怪”一面的重要一环,让人物更加立体、鲜活、有趣。

舞台上,青砖黛瓦简单勾勒出潍县的市井风貌,潍县萝卜、风筝、朝天锅等地方特色被巧妙地融入剧情中,让观众倍感亲切。潍县萝卜已有三百余年栽培历史,《潍县志》便记载其“青者最良,遐迩知名”。剧中,潍县萝卜成为叙事的点睛之笔,潍坊民间流传的郑板桥“还礼戏钦差”的轶事再现:面对钦差送来的一百两银子,清廉自守的郑板桥未循旧俗回以重礼,而是赠出几斤水灵灵的潍县萝卜。

剧中另一动人细节,是那飘香四溢的朝天锅。朝天锅,作为潍坊独有的美食符号,它不仅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滋味,也延续着郑板桥亲民爱民的佳话。相传潍县大饥荒时,郑板桥命人在县衙前架起大锅,煮上便宜的猪杂碎,供灾民围坐而食,热饼暖汤,驱寒充饥。因锅露天而设,锅口朝天,遂得“朝天锅”之名。话剧也再现了这一景象。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郑板桥的诗中,对潍坊风筝也曾重点提及。实际上,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潍县风筝就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并成为民间一种重要生计来源,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生意兴隆火爆。《枝叶关情·郑板桥》中,风筝元素始终贯穿全剧。其中,在灾荒期间,潍县一名手艺人依旧坚持制作风筝,也凸显了该剧的一个隐喻:风筝竹节撑起的是风骨,代表着郑板桥内敛、坚韧的崇高品格。

作为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廉洁文化大剧,《枝叶关情·郑板桥》感动了很多观众。

观众席昕瑜表示,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是一堂生动的廉洁教育课,看完后非常感动,自己不仅对郑板桥的诗词和辞官有了更多共情,更被他的为民初心和清廉风骨深深打动。

观众李晶告诉记者,郑板桥的故事在潍坊历史上广为传颂、历久弥新,作为土生土长的潍坊人,看到郑板桥的故事以高品质、高质量的话剧形式呈现,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枝叶关情·郑板桥》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很吸引人,不知不觉中就被郑板桥的爱民情怀和清廉品格所感染。”

场馆介绍
北京展览馆成立于1954年,它是毛主席亲笔题字、周恩来总理主持剪彩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全馆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拥有展览公司、莫斯科餐厅、影剧场、合资宾馆、星湖饭店、广告公司、糕点厂、冷饮厂、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地铁西直门站、15路、19路、26路、65路、107路、716路、812路、814路等北京
北京展览馆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