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展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聆听青年音乐蓬勃力量,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蓉城之秋”青年音乐创演活动交响乐专场在成都奏响

更新时间:2025-11-15 22:44  浏览量:1

11月15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联动活动,第31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青年音乐创演活动交响乐专场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包括文子洋、罗麦朔、盛萌、邬娜、安格尔、龚天鹏、梁之童、刚妍、智文禹、田笑宇在内的青年作曲家创作的曲目,由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克里斯托夫·坎佩斯特里尼携手成都交响乐团带给广大乐迷,让大家聆听到蓬勃的青年音乐力量。

演出现场

作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的标志性文化品牌,“蓉城之秋”早已超越了一场单纯的艺术盛会。除了众多高水准的音乐演出之外,它对青年音乐人才的扶持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的“蓉城之秋”,恰逢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川渝双城举办,“青年创演活动”版块作为艺术节联动活动之一,吸引了广泛关注。“青年创演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发起,联合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携手腾讯音乐(旗下QQ音乐)、全国多所综合院校和专业艺术学院,整合“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已有“青年创演”孵化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服务于青年表演人才与原创音乐作品的双孵化平台。今年启动的“青年创演活动”,在模式上进一步创新,采用“遴选推送”和“网络征集”双通道,策划开展“青年创演”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原创歌曲征集展演活动。本次征集聚焦原创属性、文化内涵、风格特色与情感共鸣四大核心维度,遴选出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传播性的优秀音乐作品。15日当晚,便是此次“青年创演活动”版块中的交响乐作品专场。

演出现场

率先登场的是罗麦朔作曲的作品《庆典序曲》,以动人的旋律与欢腾的气氛开启本场音乐会。这首作品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作,作者回顾往昔,畅想未来,用音乐抒发心中热情,祝愿祖国和平安宁、繁荣昌盛;接下来演出的曲目是竹笛协奏曲《无边风月》,这是由盛萌作曲,竹笛演奏家陈善治担纲独奏的作品,取材于元代诗人白挺的诗作《西湖赋》:“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下地心以志之”,突出竹笛乐器轻盈、抒情、灵动等特色,将具有江南韵味、美感的旋律与灵动的快速流动音型合为一体;交响诗《丝韵》,作者邬娜以温暖的情愫贯穿,结合织造繁荣时期的南宋曲调,仿佛娓娓诉说着一代又一代有关“丝”的故事;安格尔作曲、马头琴演奏家孟克的作品《第二马头琴协奏曲》,灵感来自于在火车行进间律动的捕捉,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追逐梦想的情感;龚天鹏的作品《苏河湾》,聚焦上海苏州河的静安段——“苏河湾”,以极具老上海风情的旋律风格与中西合璧的配器手法,通过优雅抒情的船歌式旋律,将苏河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融入音符。

演出现场

中场休息后,《南洋胜揽》登场。作者梁之童通过管弦乐的形式描绘国人眼中“印度尼西亚”这一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将印度尼西亚佳美兰音乐元素与中国传统音乐语汇有机融合,通过音乐语言展现两国的文化交融;刚妍创作、琵琶艺术家张雅迪演奏的《津沽秋韵》,以天津时调《秋景》的骨干旋律为主线,通过琵琶与管弦乐队的演奏形式,融入丰富情感,对具有悠久历史及风味的天津予以赞美和歌颂;智文禹创作的《森之低语》采用了海南民间音乐曲调素材,展现万物共生时的微妙对话;田笑宇创作的《宝婺腾辉》,曲目选取中国浙江婺剧“花头台”的旋律及节奏片段为创作素材,借“婺女星”闪耀光辉带来祝福之意,描绘了人民大众安居乐业、温暖祥和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景象。

演出现场

压轴登场的是文子洋创作的《金面》第三乐章,该乐章由女高音郭莹演唱,联袂金鸣合唱团,经过铺垫,音乐在弦乐的引领中达到高潮,铜管组的齐奏与木管组的跑动带来青铜与金面绚丽的光芒……作品在音乐中纵览千年,描绘巧夺天工的“金面”等三星堆代表性出土文物,展现神秘三星堆的远古印象和历史文脉,讲述古蜀文明的千年传承。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编辑 袁诗葭

场馆介绍
北京展览馆成立于1954年,它是毛主席亲笔题字、周恩来总理主持剪彩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全馆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拥有展览公司、莫斯科餐厅、影剧场、合资宾馆、星湖饭店、广告公司、糕点厂、冷饮厂、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地铁西直门站、15路、19路、26路、65路、107路、716路、812路、814路等北京
北京展览馆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