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企业点燃青春梦想!亳州奏响就业“交响乐”
更新时间:2025-11-18 16:03 浏览量:2
初冬时节,亳州学院校园内人头攒动,260多家企业携市内3800多个优质岗位进校揽才。这场由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校园招聘会,是亳州市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全链条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亳州市通过政策扶持、岗位拓展、创业孵化、精准服务等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青年学子铺就宽广的就业创业之路。不久前,在全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市人社局作经验交流发言。
招聘现场直击“双向奔赴”
初冬的寒意,挡不住青春的求职热情。11月12日,亳州学院校园内人声鼎沸、人流如织,“亳院揽才逐梦未来”2026届毕业生线下校园招聘会火热举行。企业携优质岗位“组团”进校揽才,与怀揣梦想的学子们面对面互动交流,现场人潮涌动。
招聘会现场,手持简历、自信满满的毕业生,或仔细阅读招聘简章,或与面试官侃侃而谈,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热烈的交流声、此起彼伏的咨询声,汇聚成一曲充满生机的就业交响乐。
“刚才和好几家专业对口单位进行了对接,询问了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感觉机会很多,条件也很不错!”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蒋伟乐穿梭于人群中,刚刚结束了几场初步面试的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表示,这次招聘会为他这样的理科生提供了丰富且精准的选择,让他对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充满了信心。
面对学子们的热情,求贤若渴的企业也做足了准备。亳州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划活动部宣传营销专员卢红辰在现场忙得不可开交。“我们这次主要计划招聘10名旅游服务人员,目前已经和10多名优秀毕业生进行了深入对接,效果超出预期!”她介绍,接下来,这些初步达成意向的学生将前往公司参加下一轮面试,她非常期待这些新鲜血液能为本土文旅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招聘活动由市人社局联合市委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亳州学院、团市委、市总工会、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招聘会汇聚了来自金融、制造、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实力企业,提供的岗位基本覆盖了亳州学院毕业专业,为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业规划的毕业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全力倾注岗位“储水池”
一直以来,亳州市始终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市内高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3%。
亳州市先后出台《亳州市推进全民创业打造创业型城市十条扶持政策》《亳州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等政策,构建“4+6+4”协同体系,优化引、育、留、用全链条。为了凝聚部门合力,人社、教育、工信、卫健等部门联动,建立每月岗位归集机制,形成引才需求清单并广泛发布。在亳州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筑梦江淮人才服务站,政校企三方协同,构建从学业到就业的全周期服务链条,累计开展入企观摩、校园招聘等活动25场,服务学生7250人次。
就业岗位的充分供给,是促进就业的重要保障。“岗位是就业的基础,我们将拓展就业岗位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要任务。”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长安说,为此,人社部门一直大力推进岗位开发和匹配工作,努力让更多高校毕业生“有岗可择、有业可就、有才可展。”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亳州市积极搭建政策性岗位“储水池”。近年来先后设立见习基地1316个,涉及科研、管理、基层服务等领域。全面梳理编制资源和事业单位招录招聘信息,拓展养老机构、工会组织、社会治理等领域岗位,推动急招早招快招。2025年提供各类政策性岗位7800多个。
与此同时,亳州市用好补贴性政策“稳岗剂”,深入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等政策,累计兑现补贴资金3600多万元,激发企业稳岗扩岗积极性。全市就业总量250.5万人,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占比稳步提升。
除了拓展就业岗位,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也日益显现。亳州市在市内高校建设亳州市创业赋能分中心,持续开展周六创业课、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创业特训营“四维一体”阶梯式培训体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创业培训活动659场次,参与2.12万人次。
此外,亳州市还精心绘制《亳州市省级以上创业载体导航图》,全市64家省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可提供租金减免“六找一接”培训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载体在孵企业1503家,累计带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7.92万人次。
随着一系列稳就业政策的持续发力,亳州正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沃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微网格”托举青春梦想
帮扶任务直达网格、帮扶政策精准滴灌、帮扶方式多元高效……亳州市通过持续赋能,构建起就业服务的新模式。
具体而言,试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网点分类分级建设,统一基层公共服务标准,在全市建设1349个微网格,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人员进行包保帮扶,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
全面落实“1131”实名服务,对困难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市1.31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已帮扶就业1.19万人。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筛查符合奖补政策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开展“六找一接”找政策、找人才、找员工活动,累计推送奖补政策岗位短信3.5万条,服务企业1250家。
此外,亳州市广泛宣传服务高校毕业生“五项清单”,多渠道推荐“三公里”就业圈等线上服务平台,打造“就业在身边”“小谯带岗”等直播带岗品牌。组织开展“千场万企招聘汇”“千企万岗高校行”双千万招聘活动,搭建“就业招聘长廊”“就业夜市”等载体。创新“代企出征”“带岗集招”模式,先后赴省内外23所高校,组织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千企万岗高校行”等活动39场次,参与企业648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06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00多人。
接下来,亳州市将继续深化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就业空间。通过政校企多方联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就业生态,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亳州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华、实现梦想,为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广阔的平台,迎接八方英才,共同谱写就业创业的新篇章。(刘景侠 杨海龙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