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展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新华社对莫言歌剧《红高粱》其21字表述,所传递出的是什么信息?

更新时间:2025-11-23 09:16  浏览量:1

新华社一句“有别于原著小说”?网友看懵了:这是在给莫言递台阶吗

9月27号晚上,国家大剧院那边,莫言歌剧《红高粱》首演。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KHZn5XXw

新华社通稿一发出去,很多人原本就随便扫一眼,结果眼睛都停在那21个字上:编剧莫言“七易其稿”,创作了“有别于原著小说”的歌剧。

有些人一看就乐,说这话有点意思哦。

换句话说,就是新华社专门提一句“有别于原著小说”,不写不行一样。

普通观众可能还不晓得为啥这么写,网上那批多年盯着莫言的人心里清楚,他那本《红高粱家族》这些年被骂得可不轻,尤其写到八路军那块,骂声老大一片。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KHd9YeLQ

有个老读者,山东人,年轻时候看《红高粱家族》还觉得写得狠辣,现在上了年纪,再翻两页,嘴里就嘀咕:这写的啥玩意。

前几年网上那波批评,他一个字不回,心里却早有点拧巴。

现在突然看到新华社说“有别于原著小说”,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承认原著有问题嘛,只是不好明说。

那“七易其稿”这四个字,也挺耐人寻味。

一般宣传稿子里写“多次修改”“反复打磨”不就完了,偏偏要写个具体次数。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KHhNLytB

七次,谁现场数过呢,说不准哦。

不过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自动脑补:莫言在稿纸前面一改再改,从小说里把那些最扎眼的段落挖掉,换成现在大家更能接受的抗战故事。

有观众看首演,说舞台上八路军形象挺正面,唱腔也往热血那边走,不再像小说里那些让人不舒服的描写。

换言之,歌剧版《红高粱》已经被拉成一个“主旋律+乡土味”的路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KHmRwADn

这样改,对观众来说更安全,对出品方也稳当。

问题就来了,有些网友心里犯嘀咕:新华社这么写算不算在给莫言洗白?

有人说,这叫“知错能改”,人家已经用作品把老问题慢慢往回拉了,总要给条路走吧。

还有人说,原著当年印了多少版,看的人多少,现在悄咪咪改编成另外一种样子,前后两套说法,是不是也有点怪。

还挺有意思,有个在高校教书的老师在办公室拍着桌子跟同事讲,说这篇通稿就是一句话埋三层意思:一层交代歌剧版本,一层和以前的小说划清界限,还有一层是告诉大家不要老揪着老账不放。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KHtc4s8E

办公室里年轻老师听完只来一句:真假的,你想多了吧。

其实从普通人角度看,大部分人可能就关心一件事:以后再提莫言和《红高粱》,到底是按小说那一套讲,还是按歌剧这一套讲。

不晓得后面学生写论文、媒体写稿,会不会都引用这次新华社的说法,直接把“有别于原著小说”当成一个保护伞用起来。

有人觉得这事挺戏剧化,作家年轻时候写得冲,几十年后再回头,被现实一点点推着改口,只是改口方式换成了“七易其稿”的歌剧版本。

中间的那些争吵、误解、骂战,说到底在官方一句话里,被轻轻带过去了。

真心的,看到这21个字的人,心里多多少少都会冒出一点自己的想法,不晓得大家怎么看这种“有别于原著小说”的说法,算不算一种新的开始也说不准了

场馆介绍
北京展览馆成立于1954年,它是毛主席亲笔题字、周恩来总理主持剪彩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全馆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拥有展览公司、莫斯科餐厅、影剧场、合资宾馆、星湖饭店、广告公司、糕点厂、冷饮厂、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地铁西直门站、15路、19路、26路、65路、107路、716路、812路、814路等北京
北京展览馆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