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生成一个App”:我体验了阿里的“灵光”AI
更新时间:2025-11-25 09:56 浏览量:1
这个“灵光”APP,是蚂蚁集团在2025年11月18日发布的一款AI助手。它主打的就是用说人话的方式,把你脑子里的想法变成能看、能玩、能用的东西,而不是给你一堆需要慢慢消化的文字。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动手能力”超强的伙伴。 类似于百度的秒哒的APP版本,以后任何人都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应用了,人人都是程序员的时代要来了。
它核心就三样看家本领,都非常实在:
“灵光闪应用”:一句话,搓个自己的App这是它最厉害的地方。你只需要用平常说话的方式描述需求,等个30秒到1分钟,它就能给你生成一个可交互的小应用。比如:你对它说“做个记录我每天喝了几杯水的小工具”,它就能生成一个带计数器的应用。你说“做个菜名翻译器,要能念出来”,一个兼具翻译和语音播放功能的应用就做好了。生成的应用不是摆设,你可以真的用,还能保存下来随时打开,甚至根据新想法让它再修改。“灵光对话”:让答案“好看又好懂”当你问它问题时,它不再只是回复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会给你一个图文并茂、甚至带有动画和交互图表的答案。比如:问“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它除了文字解释,还会配上一个动态演示的动画,一看就明白。问“介绍下悉尼歌剧院”,它可能会直接给你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3D模型,让你自己“云游览”。️ “灵光开眼”:用摄像头“看懂”世界打开摄像头对着实物,它能实时识别并告诉你相关信息,就像一个随身顾问。比如:对着公园里不认识的植物,它能立刻告诉你名字和习性。看到一件不认识的商品,它能识别出来并给你介绍。它还能根据你拍的照片,按照你的指令进行创作,比如让你拍的玩偶“动起来吃草”。和市面上很多只会聊天的AI相比,灵光最大的不同是:
从“说到”到“做到”:它不只是提供建议,而是直接把工具造出来给你用。你想算个账,它不会只告诉你公式,而是直接给你一个计算器。视觉上更友好:它的回答在排版和设计上很讲究,阅读起来像看一本精美的杂志,不费劲。你可以把“灵光”当成一个能把你任何小想法快速实现的神奇工具箱。
当你需要一个一次性但又特别贴合自己需求的小工具时(比如一个专门计算咖啡省钱进度的计算器),不用找App,让灵光给你做一个就行。当孩子问你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时,让它用动画和3D模型来解答,比干讲管用多了。出门遇到不认识的东西,用它照一下,马上有答案。总而言之,它试图降低使用AI的门槛,让你用最自然的方式(说话)来创造和获取信息。如果你对那些只会“刷文本框”的AI感到厌倦了,灵光这种“动手派”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新鲜感。 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采用“口语流畅版”文案并保持原有Markdown格式的版本:
我试了试灵光里那个「闪应用」功能,让它帮我做了个「像素画生成器」。整个过程特别简单,做好之后点一下保存,这工具就存到我的灵光里了,用起来跟微信小程序一样方便。
更绝的是,如果你对做出来的应用不满意,都不用复杂操作,直接开口跟它说你想怎么改,灵光就能听懂,然后自动帮你把应用改好。
我用它的对话功能问了句:「月食是怎么形成的?给我配个动画看看。」结果它真的立马生成了一个5秒钟的小视频,整个过程一目了然,特别直观!
最后我随手拍了张八宝粥的照片问它,它不光能识别出图片内容,还提供了好几个玩法选项,比如解读图片、让图片动起来,或者进行魔法改图。我选了「解读图片」,它回复的内容不仅准确,排版还特别精美,读起来很舒服。
